避雷针保护范围的直接作图法

扫码手机浏览

关键词:摘要:在变电所设计中,为了防止直接雷击电力设备,一般采用避雷针保护,通常以采用数支等高避雷针进行联合保护的为多。在变电所设计中,为了防止直接雷击电力设备,一般采用避雷针保护,通常以采用数支等高避雷针进行联合保护的为多。以往的作图方法,是将变电所各级电压的配电装置布置完毕后,再在变电所周围的适当地方,先选定几个避雷针位置,量出避雷针间的距离,然后按照设...
  • 关键词:
  • 摘要:在变电所设计中,为了防止直接雷击电力设备 ,一般采用避雷针保护,通常以采用数支等高避雷针进行联合保护的为多 。

在变电所设计中,为了防止直接雷击电力设备 ,一般采用避雷针保护 ,通常以采用数支等高避雷针进行联合保护的为多。以往的作图方法,是将变电所各级电压的配电装置布置完毕后,再在变电所周围的适当地方 ,先选定几个避雷针位置,量出避雷针间的距离,然后按照设计技术规程要求 ,进行保护范围的计算;再据计算结果,画出保护范围图。如果保护范围图未能将被保护物全部覆盖上,则需要再调整避雷针位置 ,重复上述过程,直至达到规程要求为止 。其中,最麻烦的是保护范围计算中 ,求两针之间保护范围的一侧最小宽度bx值 。按现行规程,其值仍然“需要查曲线往复计算”。这种无确实把握的布点,和往复循环试探性作图法 ,再加上保护范围的烦琐计算 ,确实费时费力。

 

  笔者就是在这反反复复的调整避雷针位置时,发现当被保护物高度一定而且要受到保护时,两针间的允许距离有一个最大值Dm 。这就是:当bx=0时 ,Dm=7(h-hx)P。如果两针间的距离超过了这个最大值,就保护不上。如果,当Dm7(h-hx)P时 ,必然bx0,则两针间已受到保护,所以bx值也不必再计算出来 。这样 ,我们就可以根据被保护物 的一系列高度和经常选用的避雷针一系列高度;按《DL/T620-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》中的公式: 

 

  (1)hx0.5h时,rx=(h-hx)p

 

  (2)hx0.5h时,rx=(1.5h-2hx)p

 

  (3)bx0时 , Dm=7(h-hx)p

 

  式中h——避雷针的高度m
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
展开